发布日期:2025-01-16 00:39 点击次数:169
配资操盘门户
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,所以“选座费”之争时不时会浮现。
文 | 梅堂
近期,一些航空公司以“行业惯例”为由,在选座这一基本服务中引入加价机制,将靠窗、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锁定,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。这一做法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。
1月13日,中消协发声指出,这种加价选座行为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,也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,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,强化行业引导,规范经营行为。
民航“加价选座”到底是正常的商业行为,还是变相涨价、吃相难看,争议由来已久。
航班锁座,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。为了维护飞机的重心平衡,合理分配飞机的配重,限制前排、后排的座位,或者把经济舱的小部分优势座位优先安排给VIP客户,这些人们都能理解。
但这几年线上选座时,乘客免费能选的座位越来越少,很多航班的大片座位被锁。有媒体报道,南航的国际航班在线值机选座时,系统开放的免费可选座位仅占全部座位的6%;还有乘客在社交媒体抱怨,过道“座位”也需要付费,不付费只能坐“夹心座”;不提供免费的3连座,家庭成员坐一起必须付费……
乘客不满,很容易理解。原本航空公司开放线上选座,乘客先到先得,还是有不少可供选择的座位;加价选座后,能免费选择的座位如此之少,相当于“价高者得”,经济负担骤然增加。
更重要的是,多花了钱,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服务,从免费到付费,乘客总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,心里的这道坎儿,很难跨过去。
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,民航大片锁座背后,是民航业细化舱位增加盈利空间的一种手段。
廉价航空就不用说了,因为票价低廉,航司要想盈利,就得从每一个环节增加差异化服务,让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付费购买。乘客对购买规则心知肚明,对加价选座有稳定预期,所以争议不大。
国外一些航空公司,也是把选座的生意做到了“极致”。比如除了飞机前部靠窗和靠走道的座位要额外收费,达美航空、捷蓝航空、美联航会对有更大伸腿空间的座位额外收费;还有一些航空公司规定,只要想提前选座就得付费,否则就只能在值机的时候等待座位分配。
虽然国外一些乘客对此也非常不满,但是阻碍不了航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。有数据显示,2018年美国航空公司大约从“选座费”中收取了42亿美元。
民航业的利润率并不高,通常只有1%-2%,尤其经过三年疫情后,国内航司的整体处境还没完全好转,要想让它们自动放弃“选座费”这块香饽饽,恐怕是难上加难。
民航业一直流传着一组数据,“航司70%的收入来自25%的高端客户”,有人就此分析,“不是座椅越多越赚钱,而是经济舱越少越赚钱。所以客舱布局的关键不是空间利用率,而是空间溢价。”
在盈利压力下,航班选座就得加价,恐怕是大势所趋。中消协这次的发声虽然态度强硬,但民航业是否买账,不好说。
加价选座,比起说是一个道德问题,其实质是一个是市场选择问题。目前来看,乘客不想付选座费,也不是没有选择,只是所获得的空间更狭窄,或分到自己不喜欢的座位。
这和你去餐馆吃饭,想要包间就要付包间费是一个道理。只是目前大部分消费者还不习惯从“先到先得”到“价高者得”的转变。加上“有多少座位被锁”,航司一般是基于客流量的变动来定,很难提前告知,消费者更容易觉得被坑了。
航空公司能不能把加价行为进行到底,关键取决于消费者用脚投票。如果大部分人对付费选座忍无可忍,宁愿选择规则更为透明的廉价航班,或高铁等其他出行方式,航司也不得不退让。
反之,乘客尽管心里不爽,但也觉得可以接受,机票销售没受多大影响,航司就不会取消。
11月8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入57.46万元,占总成交额50.69%,游资资金净流出13.14万元,占总成交额11.59%,散户资金净流出44.32万元,占总成交额39.09%。
11月8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入2252.94万元,占总成交额5.91%,游资资金净流出363.21万元,占总成交额0.95%,散户资金净流出1889.74万元,占总成交额4.96%。
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,所以“选座费”之争时不时会浮现。目前来看,保证乘客的知情权,让“加价选座”的规则尽量公开透明配资操盘门户,合理分配“加价选座”的比例,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和保证企业盈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或许才是航司的长远发展之道。